新闻中心

秦术凯同志介绍

来源: 行业新闻 时间: 2024-03-26 20:01:01

  秦术凯,男,汉族,1982年1月生,湖南长沙望城区人,2003年7月参加工作,2007年7月加入中国,长春工程学院矿山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工程硕士(在读),地质工程师。2014年,任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六大队地质勘查院副院长兼大队总工办主任。

  在六0六大队工作至今已有12年,主要是做地质勘查找矿、技术管理和综合研究工作。地勘工作艰难多,正所谓“百炼成钢”,艰苦的工作最能锤炼人的品质,秦术凯同志在多年的工作中收获颇为丰厚,成绩卓越。就思想而言,他热爱祖国,热爱冶勘事业,拥护中国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职业操守而言,他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遵纪守法、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就人格魅力而言,他一心付出,锲而不舍,待人以诚。秦术凯同志先后获得四川省冶金地勘局“双文明先进个人”、“优秀科学技术人员”、“优秀员”、“先进科技工作人员”和第二届“十佳标兵”的荣誉称号。

  秦术凯同志热爱地质事业,在“三光荣”精神的感召下,他自参加工作起就树立了学知识、长本事、带项目、找大矿的远大理想。参加工作以来,他以满腔的热忱和对地质事业的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到地质勘查找矿工作中去,投入到祖国的地勘事业中去。从勘查选区、矿点检查到矿区勘查,从川藏高原、昆仑山脉再到遥远的非洲大陆,六0六大队大多数项目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扬冶勘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有爱心”的精神。经过努力的工作,克服了专业方面技术人员不足、作业条件差、外部环境恶劣等坏因,优质高效的完成了各项地勘工作。长期以来,从始至终坚持刻苦钻研,勤奋工作,最终用汗水换来了地质找矿的累累硕果。多年来,他参与和主持了各大中型地质项目十余项,合同总额8000余万元,共计探获铝土矿资源量8000多万吨,金属铜2万余吨。

  秦术凯常对同事、朋友说:既然已经选择了地勘行业,就应该全身心投入工作,将其作为毕生的事业,要做到对个人选择的行业与事业无怨无悔,不断奉献。2005-2006年在大队领导的精心部署下,六0六大队抓住有利时机进入西藏开展自主找矿工作;2006年8月底,在西藏昌都地区新申报的三个探矿权获得批复、并取得了探矿许可证,这是六队第一次在西藏有了自己的找矿根据地,具备极其重大意义。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艰巨的工作任务,秦术凯同志毅然接受了单位的委派,立即组织人员奔赴西藏。9月份的西藏已是寒风凛冽,时常还有雪花飘落;秦术凯同志没有被恶劣的交通和天气特征情况所吓倒,毅然接受了单位的委派组织人员奔赴西藏。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当大家到达矿区后,才真正体会到地质队员的艰辛、尤其是作为一名在西藏工作的地质工作者的不易;大家每天都要往返于海拔3500m的驻地与5200m的工作区之间,时常还要遇到暴雨、冰雹、大雪的侵袭,这不仅要考验一个人的体质、更加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毅力和心理素质。在西藏工作期间,繁重的工作任务、恶劣的气候环境、极差的交通条件、复杂的民族关系,对于一个刚刚工作三年的毛头小伙子来讲是非常的不容易。这样的工作环境曾经令他感到颓丧;但每当他想起单位领导和同事们对自己的信任,想起自己还未完成的使命,便忘却了疲惫,带领大家重整旗鼓、更努力地投入工作当中。秦术凯同志带领大家通过短短两个月的野外工作,在西藏江达县扎那玛铜矿区发现三条铜矿化体,矿化体长40~80m、品位0.3~2.69%,含矿岩石为次生石英岩,其成矿控制条件等方面与区内典型矿床(丁钦弄铜银多金属矿床-中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初步认为矿区具体有寻找次生石英岩型铜多金属矿的潜力,为单位对矿区来年的工作部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敬业精神、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冶勘人甘于奉献、忠于职守、拼搏进取的风采。

  2010年底,六0六大队与重庆博赛集团签订了“加纳阿瓦索红土型铝土矿普查项目合同”,迄今为止,是我队乃至局最大的一个海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项目。合同虽然签订了,但我队在之前从没有执行过如此大型的海外项目,在兄弟单位也没有一点可借鉴的经验的情况下,我队面临着很多难题:国外勘查项目该如何组织;风险有哪些;设备材料如何运出去、最后又能否运回来;国外勘查需要有哪些手续;项目部在国外所需经费如何汇出去等一系列千头万绪的问题。在如此困难重重的情况下,秦术凯同志没有被困难所吓退,而是迎难而上,毅然接受了单位领导的委派,全面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在他的带领下,全体项目成员完成了项目组织、各类证照手续的办理、钻探等设备的报关、运输及清关等相关工作,一步步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取得了成功!

  一是工作中勤于思考,带领大家在总结中提高。针对非洲国家政府办事效率较低,国民比较懒惰,有极大几率会出现的窝工、拖工期的现象,他事先做好了应急预案,并认真对项目进行了合理分析和组织管理,制定了分批出队的工作方案。通过对加纳项目的实施,总结出了海外项目宜“缓进快出”,不要拖、不能耗的宝贵经验。

  二是及时转变思想、调整方式、适应环境。在国外工作初期,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困难,项目也曾因为当地国政策等因素而一度受阻,但他能够同大家共同分析,及时根据现场真实的情况调整工作思路、转变思维方法,适应当地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当地的人文环境、并尽可能的融入其中,使项目工作尽快步入了正轨,为后面大规模的钻探工程项目施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创新项目管理,提升工作效率,保障项目有顺推进。在大规模工程项目施工期间,项目人员少、任务重,四名地质技术人员要编录六台钻机、同时要完成大量的地表填图及辅助工作。大家白天上山编录、晚上回到驻地进行资料整理,每天加班至深夜,技术人员压力特别大。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秦术凯认为如果从国内调人,我队就面临着由于国外项目执行的不确定性而风险大的问题。因此,他向单位建议采用网络办公、野外和室内协作配合的模式,将野外收集的资料及时传回国内进行资料的综合整理,从而保障了项目的正常运行,这样既降低了大量的人工、差旅等成本,又降低了风险,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加纳项目还曾因国外的人文环境、思想理念、劳动法规等差异,对外籍工人的使用和管理一度限入困境,加之语言不通,致使工作进展缓慢;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秦术凯带同翻译积极走访调查,了解了当地工人的想法、习惯和需求,寻求处理问题方法。最后,通过在一方面尽可能的满足当地工人的需求,八小时工作之外采用轮班制,并适当提高加班费等状况下;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中方员工的思想教育与沟通,让大家必须做到对当地工人给予充分尊重,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终于使当地工人重新参与到勘探工作中来,使工作得以继续实施。

  四是勤于学习,勇于探索。红土型铝土矿床一般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赤道附近),此类型矿床在国内极少,仅在福建省和海南岛等地有少数小型矿床产出,而我们冶金局更加没有从事这方面勘查的经验,且国内有关红土型铝土矿床的规范也不完善。他在单位没有红土型铝土矿床勘查经验和有关的资料的情况下,积极查阅几内亚、印尼、菲律宾等国相关红土型铝土矿典型矿床资料,了解红土型铝土矿的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等,并与矿区进行类比分析和总结,用以指导加纳项目的找矿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工作实效及成果。

  秦术凯同志经过二三年在海外的打拼,积累了一定的海外工作经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自身专业素质和项目管理能力。同时加纳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今后六0六大队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海外地质市场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技术上的支持,增强了六队实施海外项目的信心,提高了六队在行业内知名度。

  秦术凯同志到六0六大队参加工作十余年来,他常常奔波于遥远的大山戈壁:驻川藏高原三年、屯新疆戈壁两年、赴非洲加纳两年;诸如短期内去甘孜阿坝等边缘山区考察也是很多。这些地区工作环境十分艰苦、任务非常繁重。但他毫无怨言,工作一如既往、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着自己孜孜以求的地质事业殚精竭虑,执著追求。

  2011-2011年,他全面负责加纳项目实施期间,技术及管理工作任务繁重,白天需要踏勘现场,协调项目部、甲方和当地酋长、老百姓之间关系;晚上需要及时检查、督导项目组的工作,检查项目原始资料整理是否及时、工作质量是不是符合要求等等。他带着几个刚工作二三年的大学生和一批技术工人,查资料、跑现场,定方案,想对策,力求精益求精,经常加班、通宵达旦地工作,即使是春节等节假日,他都坚守在岗位上,冲锋在第一线,带领着大家去攻克一个又一个工作中的难题,每一个难题得到解决,他都认真分析总结,不断取长补短,带领大家在实践中逐步的提升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加纳阿瓦索铝土矿普查项目在秦术凯的带领下、历时两年圆满结束,共完成工作量: 1:5000地形测绘15km2、地质填图30km2、钻探8235 m/176个、槽探1518m3、采样5000余件,并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成果,在矿区发现三条铝土矿体,单个矿体长830~2258米、宽630~1038米,矿体厚6~68m、平均22m,平均品位Al2O3 51.06%、Al/Si 29,共探获铝土矿资源量7700万吨,为一大型优质铝土矿床。该项目在主管部门(重庆市土地与房屋管理局)检查验收时,受到了参会专家和领导的一致好评,项目成果资料获得了重庆市近年来的最高分(94分),质量等级为优秀。

  秦术凯同志在工作中时刻不忘专业方面技术知识的学习,积极向同事请教,与同事一同探讨,认真钻研,逐渐从一名初出校门的技术员成长为大队的地质技术尖兵、骨干。他从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水平,在工作紧张、任务繁忙的情况下,积极学习地质找矿新知识、新理论,学习国外的行业规范(JORC),参加专业方面技术讲座;并在工作之余撰写多篇论文发表于各类刊物,主要有:2009年,撰写的《川西龙门山地区元古代VMS铜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证据》发表于《地质科技情报》(核心期刊);2012年撰写的《加纳阿瓦索红土型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初探》和《重庆南川及周边地区铝土矿成矿规律及其找矿方向》发表于《四川地质学报》。

  2013年,秦术凯同志由技术岗位转为管理、在大队总工办从事生产和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对秦术凯同志来说,这是新的征程,更是新的挑战。以前,他长期在野外作业,就如同一个冲锋陷阵的士兵;那些山野高原,那些丛林雨雪,是他的战场;那里有不为人知的艰苦,也有大自然丰厚的馈赠。现在,他要离开那样的战场,做一个部门的管理者,也曾心惶恐之,也曾心忐忑之。当内心不够自信的时候,他经常回想从前任项目经理时自己的每一步历程。那时候,每一个项目他都能够深入进去、扎扎实实的做好;他细致研究每一个环节,部署每一项工作。天道酬勤,每当攻克一项技术难题、完成一个项目时,他都非常有成就感、非常满足。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相信“苦心人,天不负”!

  现在,单位上每年几十上百个项目都需要他来组织管理、指导实施,每一个项目他都要尽量做到“了如指掌”。他依然相信:“苦心人,天不负”!多年来一线项目工作经历和经验,已经炼就他坚强勇毅的品格。工作无论怎样千头万绪,我自坚定不移。他及时总结和调整,很快就实现了由一名技术操作者转变为一名技术管理者的华丽转身。2014年,他管理执行的地质类项目达152个(其中:地矿勘查类项目21个、技术咨询服务类项目131个),项目合同总金额近1亿元。在他的细心部署之下,这些项目进展较顺利、质量优良。事实上,他能胜任各项工作任务。

  学无止境,工作之余他还不忘加强分管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增强自己的才干,提升个人驾驭工作的能力。同时,他敢想敢干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思想意识,使他能够冲破传统理念、习惯势力和复杂人际关系网的束缚,不因循守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断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从制度上逐渐完备总工办的管理,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单位、服务于职工、服务于社会。

  物换星移,时光流逝匆匆,未来的路还很远,未来的责任还很重。正如圣人孔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秦术凯同志必定会更努力地为冶勘事业奋斗。前路必然有荆棘险阻,他也必然披荆斩棘,勇于开拓进取。青春的热血正沸腾,灿烂的理想正在召唤:努力攀登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一定会满怀豪情:我已经把最美丽的青春献给了我最热爱的事业——为冶勘事业奋斗终身!

  南京大屠杀公祭习谈公祭日亚欧行无人机闯空中禁区呼格案再审结果不动产登记西部冰川萎缩股市年末躁动小年火车票今日开售廊坊幼儿园危房倒塌案3大疑问东三省人口流出习公祭日讲话谈吃空饷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集团首页| ayx爱游戏全站| 投资者关系| 科技创新| 人力资源| 文化 & 责任|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爱游戏全站(中国)官方网站 - 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京ICP备05024156号-1 京公网安备 京ICP备05024156号-1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 网站地图